省委第十巡回指导组领导出席电子工程学院党总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会
为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升学院师生党员的认识水平,在前期集中学原著、集体参观陈毅纪念园和校史馆、集体听领导班子讲党课之后,10月23日下午两点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党总支又一次在2509会议室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会。省委第十巡回指导组领导、学校督查组领导、学院全体教生党员参加了本次学习,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叶菊珍主持。
会议首先是叶菊珍书记为大家讲了一堂名为《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的主题教育党课。叶书记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的的发展进程谈到共产党的使命和初心;从丢掉初心和使命就丢掉了我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国内和国际环境,在新时代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三个方面来说明了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周年重提党的初心和使命;简要介绍了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
在讲座中,叶书记还结合学院“课程思政”系统谈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她说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做“人师”(教知、练能、锤术),更要做“仁师”(育德、慧智、睿思),要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领导、价值引导和方法指导,以实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专业课教师要做好把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并有机、自然、贴切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两个方面的工作:她还简要介绍了百年校史和陈毅精神,提醒课程思政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党课讲完后,与会党员谈了各自的体会。主持学院工作的肖尚辉副院长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并结合学院实际谈了自己的构想和打算。他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院提出了“规范管理、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要抢抓成都市电子信息功能区建设契机,重点围绕“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IC设计与应用、新型光电显示”产业需求,加强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建设,建设好“一院一所两中心”平台和教学、科研团队,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示范二级学院”。
邓颜蕙副书记说通过参观校史馆和陈毅纪念园,重温了学校的办学初心,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就是抓机遇、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为学校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努力;主管教学的罗乐副院长说不管是站三尺讲台的老师,还是做教学管理的教学秘书、教务员,大家的初心,就是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担负起育人的使命;主管科研的吕国皎副院长表示要理论联系实际,从自身工作出发狠抓落实,不断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学院会加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也希望教师积极参与,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真正承担起作为一个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党政办公室主任吕晶晶认为参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在理论知识、政治信念、干事创业和工作作风方面均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收获颇丰。并结合自身具体分享了学习收获、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
接着,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督查领导小组组长、学校纪委副书记房延向省委第十巡回指导组领导汇报了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督查的措施和指导电子工程学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况。她说,学校主题教育活动督查有三个特点:一是督查做到“三全”,即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二是重指导,对各总支和机关的各支部及时予以相应的指导;三是加强与基层的沟通,及时纠偏。她对电子工程学院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发挥了自身有思政教师的资源优势,加强了党史、新中国的教育;主动对标对表主题教育,认真完成;从多次参加学院主题教育活动的情况看,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会上,省委第十巡回指导组领导简单地谈了自己的感受,认为党课中的课程思政讲得很系统、很清晰;老师在会上的发言很实在,接地气;学院的教师在发言中表示通过学习更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明确了党纪党规的底线,说明学习很有收获,有成效。
会议最后,叶书记做了总结讲话。她说,谢谢省委第十巡回指导组领导和学校督查小组的关心和指导。学院师生党员通过之前的学习、调研、参观、听党课等活动,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认识得到了提升,并逐渐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习近平说“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不能忘记了我们的初心。无论是国家还是学校、学院的发展都是一一场接力跑,都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希望大家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引起听课师生党员的热烈反响。大家认为通过这几次集中学习,对党的发展历程有了更系统和更深入的了解,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表示将不忘教师的初心,承担起教师的使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撰稿:林宇;审稿:叶菊珍)